春季回暖易菌变 小心食物中毒

春暖花开的季节 , 是各种疾病细菌活跃的时期 , 人类很容易因为感染或中毒等因素而得病 。
天气回暖细菌猖狂
1、沙门氏菌食物中毒
因进食肉、动物内脏、蛋、鱼而引起 。 潜伏期6~24小时 , 表现为发热 , 黄绿色水样便 , 时有脓血、里急后重 。 如果抢救不及时 , 重症患者可死亡 。
2、葡萄球菌食物中毒
主要因食剩饭、剩菜引起 。 潜伏期多为3小时以内 , 来势凶猛 , 吐比泻严重 。 可吐出黄色苦水 , 不发热或低热 , 多数病人1天即可恢复 。
3、嗜盐菌食物中毒
【春季回暖易菌变 小心食物中毒】 因食海鱼、海蟹、海蛤蜊或盐渍食物引起 。 潜伏期8~18小时 , 临床症状有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 , 大便为洗肉水样或有脓血便 , 多无里急后重感 。
4、肉毒杆菌食物中毒
因食用罐头、腊肠、咸肉或其他密封储存的食品引起 。 潜伏期为12~48小时或更长 , 不发热 , 胃肠症状少见 , 主要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眼睑下垂、复视、瞳孔散大、失音、咽下困难、呼吸困难 , 甚至呼吸麻痹以至死亡 , 死亡率达50%以上 。
5、大肠杆菌食物中毒
多由饮食不洁或餐具污染引起 , 潜伏期短 , 4~12小时发病 , 腹泻较轻 , 无里急后重 , 很少发热 。
春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
1、良好卫生习惯
预防食物中毒 , 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。 专家表示 , 在烹调食物和进餐前注意洗手 。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 , 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 , 不要自行乱服药物 。 同时要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完整保存以备检验 , 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。
2、科学卫生餐饮
预防食物中毒 , 日常要注意做好餐具、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, 生熟餐、炊具要分开放置和使用 , 熟食品应及时食用 , 隔夜、隔餐食品应低温储藏 , 再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, 提倡“现买、现做、现吃” 。
3、防止细菌感染
春天来了 , 到处是细菌 , 防止细菌感染 , 要尽量少到不卫生的街头大排档或证照不全的小餐馆就餐 , 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;购买生肉时 , 要注意识别有无检疫部门的检疫图章 。
警惕以下食物防中毒
专家称 , 冬季腌制的酸菜和咸菜随着春季气温升高 , 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 , 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颜色过深、已变黏的酸菜或咸菜 , 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;对不认识的野菜、蘑菇等野生菌类不要食用 , 认识的也不宜过量食用;四季豆、面豆类食品务必煮熟焖透;发芽的土豆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 , 食用后易引起食物中毒 。
1、四季豆
含有的皂素是致病毒素 。 如果四季豆未煮熟 , 皂素就会强烈刺激消化道 , 而豆中的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 , 并且四季豆还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 , 可刺激人体的肠胃 , 使人食物中毒 , 出现胃肠炎症状 。 因此 , 为了防止出现四季豆中毒 , 一定要将四季豆煮熟、煮透 。
2、发芽马铃薯
含有的茄碱是致病毒素 。 马铃薯全株都含有毒成分茄碱 , 不过各部位的含量不同 , 成熟马铃薯含量少一般不会中毒 , 而马铃薯的芽、花、叶及块茎的外层皮却含量较高 , 尤其是马铃薯嫩芽部位 , 毒素比肉质部分高几十倍 , 甚至几百倍 。 因此 , 建议将马铃薯贮藏在干燥阴凉地方 , 防止发芽 , 如果发芽或者皮肉呈黑绿色 , 最好不要食用 。
3、黄花菜
含有的秋水仙碱是致病毒素 。 黄花菜又被称为金针菜 , 所含的秋水仙碱会在人体组织内被氧化 , 生成二秋水仙碱 , 二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 , 可毒害人体胃肠道、泌尿系统 , 一个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鲜黄花菜50-100克 , 即可引起中毒 。 因此 , 烹煮前将黄花菜放在沸水中煮片刻 , 再用亲水浸泡 , 一定要把黄花菜煮熟、煮透 , 才能避免中毒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