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胃部疼痛症状和治疗方法

【不同胃部疼痛症状和治疗方法】胃部是我们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 , 胃痛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 , 很多人都有过胃痛的经历,胃痛对人体的危害很大,一定要及时的调理和治疗,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很多,了解病因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。
1、胃寒痛
胃寒痛证见喜手按热饮,痛时持续,伴吐清水,胃寒 , 手足冷 , 脉沉迟,舌苔白腻 。中焦受寒所致,属实证,治宜温中散寒,方用厚朴温中汤 。兼饮食不慎,寒食交阻 , 疼痛加剧者,酌加神曲、山楂等以消食滞 。胃寒痛如恶寒或呕吐白沫 , 宜用桂枝,不宜用紫苏 。紫苏行气宽中,可用治脾胃气滞,胸闷、恶心呕吐等,但偏重于风寒解表,不若桂枝通阳化气,治里虚寒证最适宜 。
2、胃气痛
胃气痛多因饮食所伤 , 胃气阻滞引起 。证见胃脘胀痛 , 胸闷痞塞 , 得嗳气则舒,或伴腹胀,大便困难,脉多弦滑 。治宜行气散滞,常用香砂枳术丸 。较重者结合用沉箱降气散 。胃气痛多由肝气引起,恼怒之后,肝气横逆犯胃,常见胁满胀痛,时有太息 。治宜疏肝健脾和胃,方用柴胡疏肝散或调气散 。凡肝气引起的胃痛,经久不愈 , 极易化火,治宜宣泄苦降 , 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 。
3、胃虚痛
胃虚痛证见空腹痛 , 得食或得温则缓解 , 伴泛酸胃寒喜暖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或虚弦 。此证与脾关系密切 。因胃主纳,脾主运;胃宜降,脾宜升;胃喜凉,脾喜温;胃当通,脾当守 , 两者作用不同 , 但相互为用 。胃虚痛 , 其病机偏重于脾气虚寒,治宜黄芪建中汤温养中气 。胃痛的症状胃脘痛又称胃痛,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 。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 , 多见急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病,胃神经宫能症 。也见于胃粘膜脱垂、胃下垂、胰腺炎、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。“胃痛”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,所以常常会被人们忽视 。实际上引起“胃痛”的疾病很多,有一些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。

    推荐阅读